尔游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外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研究——以美国、巴西为例

国外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研究——以美国、巴西为例

来源:尔游网
经济祝野2013年第02期Economic Vision 理论研究 国外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研究 以美国、巴西为例 程恒森 (中国大学商学院摘要: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压力不断加 重,人们对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新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本文分析了 美国和巴西的乙醇燃料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原因.并给m了对 中国发展乙醇燃料的启示。 关键词:新能源;乙醇燃料;启示 一北京 100088) 4o多部。除了法律手段外,美国在宣传、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扶持绿色产业。绿色家园、低碳生活早已成为美国 人心中理念和共识,因此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受到美国消费 者的普遍青睐。对清洁能源的巨大市场需求,使得美国的乙醇燃料产业 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巴西燃料乙醇的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油价的不断的上涨,人们不断在寻找可替代性的新能源 来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乙醇燃料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国际燃料机构(GRFA)数据.2011年全 球乙醇燃料产量超过了887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美国和巴西 作为世界乙醇燃料生产的最大的两个国家。其用玉米和甘蔗生产的燃 料乙醇产量超过全球的90%。其中.美国作为第一大生产大国,燃料乙 醇在美国迅速扩张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油价高涨以及补贴带来的利 益驱动(Paul C.,2007)。巴西由于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的扶 持计划,使得其乙醇燃料生产和应用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夏芸, 2007)。中国的乙醇燃料产业发展起步晚.程度低,在借鉴美国和巴西的 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能真正 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战略产业。 二、美国乙醇燃料产业的发展分析 1、美国乙醇燃料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乙醇燃料的最大生产国,也是乙醇燃料产业起步比较早的 国家。在1930年,美国便第一次研发成功同时混有汽油和乙醇的燃料。 1973年的石油危机加快了美国将燃料乙醇作为产业的发展步伐.此后 1、巴西乙醇燃料的发展历程 巴西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五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 巴西也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极度匮乏的国家。为了降低对国外石油的依 赖,巴西决定加大对本国丰富的蔗糖资源的利用.因此在1975年制定 了“乙醇发展计划”,成为世界上首个将燃料乙醇产业立法的国家。巴西 鼓励企业将甘蔗加工成乙醇,并大力支持能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 工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支持,巴西乙醇燃料产业取得了较快的 发展。1987年至2000年,由于石油价格稳定和蔗糖价格上涨等影响, 巴西的乙醇燃料产业发展速度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乙醇燃料的普 及程度大幅提高.境内大部分车辆都可以使用乙醇燃料。自2000年以 来,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以及乙醇提炼工艺的提高,巴西乙醇燃料产业 出现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09年,巴西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达到2174万 吨,占全球的比重为33%,仅次于美国;国内消费量1765万吨,仅次于美 国,对外出口达到409万吨,出口总量世界第一。 巴西燃料乙醇的发展经验 (1)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 巴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并且对农业采用 机械化生产,因此其境内蔗糖产业也十分发达。2010年,巴西蔗糖产业 联邦制定法律力图推广使用含有10%乙醇的混合汽油。1990年美 国国会通过了清洁法令,要求增加汽油当中的含氧量,这一措施更加促 进了乙醇燃料的广泛应用。近几年美国对包括乙醇在内的生物燃料的 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例如公布清洁燃料发展路线图,力争在2020年以 前将美国汽油使用量逐年降低,并希望将乙醇燃料占比增加到15%。1 近十年来,美国乙醇燃料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年增长率超过了18%。 2010年美国的燃料乙醇产量为132亿加仑,比2009年增长23%,生产 乙醇燃料的厂家也由2oO2年的75家增加到2010年的160家。 2、美国乙醇燃料的发展经验 (1)优良的产业协作能力 美国生产燃料乙醇一般集中在玉米的生产地,运输距离短,并且周 嗣水电等基础设施供应齐全,形成良好地理区位布局。此外 这些生产 乙醇的企业同时也生产饲料等副产品,形成各种产品协同生产的方式, 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美国第 大燃料乙醇生产商嘉 吉公司就是运用这种生产模式的代表企业。 (2)美国对清洁能源的推动 美国对燃料乙醇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立法和财政支持两个方面。 年度产值达到33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也是世界甘蔗产 量最大的国家。这些良好的自然条件,节约了乙醇产业的生产成本,形 成比较优势,从而提高了其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使巴西乙醇燃料的出口 量位居前列。 (2)对乙醇燃料产业扶持 和美国一样,巴西在发展乙醇燃料产业时.扶持的导向性非常 明显。巴西给农作物的种植者进行补贴,对于投资乙醇产业的企业 也进行补贴.即从乙醇燃料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全面的财政支持。此 外.对乙醇燃料产业减免,对关联产业如汽车制造业提供贷 款优惠,并降低乙醇企业的市场准人门槛。 (3)推动乙醇产业市场的国际化 巴西土地广袤。但人口较少。只占世界总人口的2.8%,市场需求有 限。因此,巴西在不断努力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拓展海外市场方面着 力很深.并取得了显著成就。20l1年荷兰壳牌石油与巴西乙醇燃料生 产巨头科桑集团签订协议,共同组建市值达到120亿美元的生物燃料 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吸引外资,不仅增强了巴西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 和整体实力,也可以通过合资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三、对中国乙醇燃料产业的启示 1990年美国正式实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要求逐渐较少MTBE的使 用。此外,美国对于乙醇燃料的生产企业也采取补贴,税收减免等 措施,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对于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美 国采取减税措施,对于清洁能源的产业美国制定了4亿美元的财 政支持计划。 我国乙醇燃料发展的起步较晚,直至2000年才在开始在吉林、河 南等4个省份进行燃料乙醇的试点工作,随着我国对乙醇燃料需求的 不断加大,试点规模也增加到了9个。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量获得显 著增长.20l1年总产量达193.76万吨,是世界第 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我国乙醇燃料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并且面I 着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 高.应用范围小的问题。因此,对于国外的成熟的发展经验的借鉴,尤其 (3)环保理念的普及 一直以来,美国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多达 作者简介:1王素雅.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58—9661 2曾晓安.巴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情况考察,中国财政,2012(04) 328 经;齐视野2013年第02期Economic Vision 理论研究 解决原“五七工”、“ 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障等 遗留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袁婷华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摘要:解决原“五七工”、“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是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 障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工作原则性强、性强,因此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关 键环节.是确保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的三个重点。作者通过亲身实践, 徐州221006) 面更广、社会保障受益人群更多,不纳入则起码说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体系是不健全的。其次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农村人口一般有 土地作为养老保障,尽管土地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遇到很多困难,但 确能给广大农民提供最起码的基本生活保障,而原“五七工”、“家属工” 作为城镇人口,既没有土地作为养老保障,也没有制度性的养老保障。 将原“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就能确保老 有所养、有尊严地生活。第三是基本养老保险“清盘”工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对以覆盖全民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要补充.也是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解决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的具体实践 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和总结。 主题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未参保;五七工家属工;实践与思考 0.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因地制宜,在保证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前提下,把原“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统筹范围.确保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决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意义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要依据,2011年下半年,江苏省某大型国 有企业按照属地原则严格落实,坚持“成熟一批办-- ̄tL、尽量分两 批”.妥善解决了162名原“五七工”、“家属工”的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 取得了较成熟的实践经验。 1.工作原则。一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即由于“五七工”、“家属工” 没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只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一定的基 本养老保险费用后,才能纳入统筹范围。二是此次措施是一次性解决历 史遗留问题,截止2011年12月31日,逾期不再补办。 “五七工”、“家属工”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劳动者群体.妥善解 决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步骤。 1.原“五七T”、“家属1一”的形成和特点。“五七T”、“家属T”是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响应毛“五七”指示走出家门,曾在石油、 煤炭、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机械、轻工、 农、林、水、牧、电、军工这l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 2.补缴对象。具有江苏省城镇户籍,1996年1月1日前曾在该企业 前身所属单位工作,未参加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五七 工”、“家属工”.可自愿申报列入补缴范围。由于2003年5月1日江苏 省户籍制度改革后。取消了农业、非农业、地方城镇、蓝印等各种性质的 户口,改为按实际居住地登记并统称“居民”.申报人要证明白己的城镇 户口,2003年以前的户口本要复印户主和本人页.此后的户El本要提 供户籍所在地派卅所的户口底册复印件。 3.身份认定。补缴人员年龄以本人居民身份证为准,符合条件者需 提供1996年1月1日前在该企业前身所属单位从事“五七工”、“家属 辅助性岗位工作.和城镇街道居委会自行组建的从事生产自救工作的 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被劳动部门录用、没有企业正式职工身份、未参 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他们当中既有城镇居民,也有职工家 属,因此统称“五七lT”、“家属T”。个别行业企业如石油行业企业曾称 “会战家属”.有的在组织这些人员劳动时结合当时政治形势提出了“行 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思想化”的口号,因此又称“三化工”。这些 人员的共同特点,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劳动者群体;二是没有办 理正式招工录用手续,没有劳保。三是年龄偏大.不符合现行参保范围 及条件,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2.解决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工”的原始资料。具有原始职工档案的,由所在单位确认;原始档案资料 不全的,依据当时从事“五七工”、“家属工”的以下资料认定:一是《劳动 合同书》、录用审批表及花名册等相关材料;二是工资发放花名册及其 他能够证明工资发放的相关资料;三是各种证明书、获奖证书、工作证、 劳保卡等能够说明身份及丁作经历的材料:四是当地派 所出具的能 够证明其原“五七工”、“家属工”工作经历的户籍档案;五是不少于3名 和现实意义。首先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将原“五七 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意味着社会保障体系覆盖 是美国巴西这样的乙醇燃料大国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该提高要素禀赋的区位优势,增强产业布局和分工的合理 化。我国不同区域的要素差异巨大.应该充分发挥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 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乙醇燃 料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其次,加强对乙醇燃料产业的扶持。我国应该在财政补 贴、税收减免、企业融资和市场准人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坚持“引进 来,走出去”战略,为乙醇燃料企业更好的发展和走向国际提供支 持。 最后,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没有 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Daniel Budny,The globel dynamics of bifuelos,Brazil institute special report/issue No.3,2007.4 2.王素雅,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 965879661 3.夏芸等,巴西生物燃料对我国的启示,生命科学,2007(10):482— 485 创新就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对于乙醇燃料企业要不断 引人高科技人才,加强对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的投入,提高乙醇的生产 4.程景明等,美国、巴西和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比较,世界农业,2008 (6):1 1-13 作者简介:袁婷华,女,江苏沛县人,管理学学士,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济师。 3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