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4期 2006年4月 工业技术经济 V总第0j.25.No.4 150期 论国际视野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张树基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 321000) [摘要]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亦是经常困扰金融界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国际上的不良资产处置 模式,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真的切实可行吗?不良资产剥离后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到底如何运作?不 良资产处置;更应看重其根源,应尽量让资产保持“良好”状态。同时还应构建不良资产进行分层体系 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合作。本文则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 国际视野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 2国际视野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从国际上对商业银行大规模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来 的再思考 看,按处置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银行自主处置 2.1不良资产证券化真的切实可行吗 模式、托管集中治理模式和坏债直接剥离模式。 我国不良资产大多属于信用贷款,资产质量和变现 1,1银行自主处置模式 能力差,很可能把银行的信贷风险转移给国家财政。在 银行自主处置模式包括两类处置模式:一是商业银 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行损失自担及坏账准备金核销,核销的方式主要有直接 (1)目前我国的不良资产质量不乐观。资产证券化 核销和间接核销。直接核销,即把坏账直接从银行资产 本来是对那些不能立即兑现但具有稳定和可预测未来收 负债表的资产方减去,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成本项目中; 益的资产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发行的 问接核销,即坏账仍计入银行资产,但银行必须增加相 证券的过程。因此,适合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是能够带 应的坏账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成本进行核销。二是银行自 来未来现金流入,而且是达到一定的信用质量标准的资 行处置。银行在正常信贷部门之外设立一个的部门 产。然而,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债权, 负责处理坏账。 相当一部分由于方面的原因并经过长期的“沉淀”, 1.2托管集中治理模式 变现成分不高,剩下的部分价值也大打折扣。因此,能 托管集中治理模式即成立专门的机构托管银行的不 否使巨额不良资产产生稳定的收益现金流量,关键在于 良资产,并由此专门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置。在 国企改革的进程和力度以及企业资产重组的效果。 实践中常见的模式包括好/坏银行模式、资产清理托管公 (2)目前我国的评估定价机制尚不完善。按照国际 司模式、共同收购机构模式。好/坏银行结构模式建立一 惯例,国外投资对不良资产的评估定价以不良资产未来 个由原银行控股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清理”子机构 若干年的现金流计算为主。但由于我国不良资产的形成 (SPV)即坏银行,坏资产集中于“坏银行”,由专门人员 比较复杂,许多贷款的历史资料不全,而且债务主体模 解决问题,对其实行与资产回收价值挂钩的送股或购股 糊,评估资产的质量相当困难,因而,资产证券化的定 之类的激励机制,而原银行则因为清理被看作是“好银 价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而目前我国的大量呆坏账没有抵 行”。 押担保,对这部分不良资产的定价有很多困难。此外, 1.3坏债直接剥离模式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还不规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存在 坏债直接剥离模式就是直接将银行的坏债一笔清理 人为因素的影响。 并将所有的坏债转移给国家。采取这种方法最为突出的 (3)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与信用不高。质量和信 国家是智利,为解决1975—1985年的银行危机,智利中 用等级能够被准确评估,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央银行对有问题机构的紧急贷款转换为股权。由银 在规范化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信评估起到了增加投 行购买差的贷款,达到银行资本和储备的标准后再将其 资者信心,为市场提供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的作用。 转换为无利息的银行债券。参照国际大规模处置不 但是,目前我国资产评估业与资产证券化的要求还有一 良资产的经验及国际上几种主流模式。结合我国的现实 段距离。资产评估业管理尺度不一。政出多门、资产评 国情,本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从以下几 估机构过多过乱,以及行业内不正当竞争等都是制约我 个方面进行再思考。 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因素。只有大力整顿信誉不佳或独 收稿日期:20 —旬l—l2 ・---——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4期 2006年4月 工业技术经济 V0总第1.25.No.4 立性较差的资信评级机构,才能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顺 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因此,切实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 (1)建立证券化相关的会计、评估、税收、交易等制 度,解决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制定会计、评估、税 收、交易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实行统一的监管和协调。 (2)在现有债券、证券市场的基础上创立证券化交 易市场,成立有关中介机构。证券化交易市场与目前已 有的市场在监管、交易、清算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兼容性, 以便减少与新开设的证券化市场相关联的成本。 (3)建立不良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有效沟通证券 市场的买卖双方。允许和鼓励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 构投资者进入市场,要制定优惠鼓励个人投资者对 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投资。 (4)应推动和支持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需要的强有力支持,政 府应通过制定规章,加强宣传等手段增强全社会的信用 观念,防止不良资产变现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 安全、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加强监管和风 险控制。 (5)与社会专业中介机构合作处置不良资产。在将 不良资产转让给专业中介机构经营处置方面,商业银行 可同中外资社会中介机构在资产调查、财务咨询和资产 推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商业可参照资产管理公 司在这方面的合作经验。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打包 出售的国际招标中,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资产信息规划 和处理、国际路演等众多程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世界产权交易中心交易所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部 分股权资产或债权类项目置于其交易平台上向全球推介, 在买卖双方确认投资后,再选择双方都认可的中介机构 进行资产调查和审计,最后进行交易,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此外,一些在特定行业内有丰富经验的外资中介机 构也在房地产、物业管理等方面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 产提供了相应的咨询和其他服务。实物资产的管理处置 同样存在较多合作机会。 1.2不良资产剥离后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如何 运作 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应用“好银行/坏银 行”模式处置不良资产。国际上应用该模式处置不良资 产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和匈牙利。 从实践看,目前存在着两个基本难题:一是在持股 阶段,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在转股企业中发挥股东和监督 作用。二是谁来购买和接受其股权。这两个问题的本质 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国有企业的阶段性持股并不 意味瞢国有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得以解决,也不意味国有 企业治理结构的自动改革与完善,更无法保证国有企业 在债转股以后就能不断为股东增值财富并且有能力回购 股份。当前,在实践中资产管理公司将企业回购作为债 转股最终资金回收的主要渠道,在与企业签订债转股协 议的同时就附有企业回购股权等协议,但是这种方式是 否能够得到负债企业的支持,目前还在未知之中。 在实践中,我国实施的债转股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有待解决:其一,大部分实行债转股企业的经营情况并 一5O一 150期 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其二,无法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来源 和资金运用的匹配性问题。其三,没有解决企业资产重 组所需的资金问题。其四,债转股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但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今后我国仍然需要积极运用 “好银行/坏银行”模式集中处置更多的不良资产。 1999年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只是我国主导集 中处置不良资产的第一步,面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 资产的现状,仍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处 置工作中去。一方面增加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 金支持力度,加强其管理。促进其对已接受的不良资产 的有效处置,另一方面是继续运用“好银行/坏银行”模 式。进行处置具体形式的探索,运用更为有力的方式处 置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可供选择的形式有: 一是通过财政再次注资设立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 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再次剥离;二是设立风险信贷银 行等机构集中管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过来的不良信 贷资产,向企业发放在转制过程中因性原因导致困 难的各种风险贷款。 1.3不良资产处置:更应看重其根源——尽量 让资产保持“良好”状态 让商业银行的资产保持“良好”状态根本上说就是 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商业银行要进一 步完善信贷管理,从制度上保证新增贷款的质量, 消除不良贷款生成的内部性根源,切断不良贷款一 边化解、一边新增的怪圈。为此,第一。应从树立科学 的信贷经营理念、建立严密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规范 信用业务各环节的操作,提高信贷决策水平等方面人手, 改善与信用业务相关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业务流程。 第二,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信用业务内部控制机制,实 行统一授信管理,健全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 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防止对单一客户、关联企业 客户和集团客户风险的高度集中,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 放关系人贷款和人情贷款,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投向高风 险领域和用于违法活动。第三,建立对各级经理人员和 员工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切实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内 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业绩评价标准“三缺失”的问 题,建立责权明确、权责利相对称的激励约束机制,激 励各级经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围绕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 贷业务效益尽职工作,避免信贷经营中的“内部人交易” 现象和“短视”行为。 1.4构建不良资产的分层经营体系 对于已生成的不良资产。根据其市场价值是否可能好 转、是否已形成现实损失,可以分为转化、清收、核销三个 层次进行经营。第一层次,即运用推动信贷企业的资产重 组、将不良贷款同不良企业资产置换到其他企业承担、对 借款人作出债务重新安排、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落实 不良债权保全措施、发放封闭贷款等手段,将有可能好转 的不良贷款提高市值、降低风险程度。第二层次,即通过 清收现金、以资抵贷、转让债权等几种清收方式。将不可能 好转的不良贷款尽早收回现金,尽量减少损失。第三层 次,即通过商业银行自身加大呆帐核销力度和财政对 银行呆帐核销给予必要的分担和支持的办法。将已经形成 的不良贷款现金损失进行核销。 (下转第59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4期 2006年4月 工业技术经济 、 1总第.25.No.4 150期 采用绿色设计的内容。 3.3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 在我国很大一部分电子废物被私人回收,由于这一 回收渠道中废旧电子产品的去向难以控制,大部分会流 向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小型工厂,势必造成严重 4结语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居 民家电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电子废弃物将会越来越 多,环境约束和资源浪费形势尤其严峻。为此,借鉴发 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际,尽快建立和完 善以延伸生产责任制度为切入点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 的后续环境问题,因此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势 在必行。可以构筑以生产厂商为主体的定点或上门回收 服务、以零售商为中心的回收服务和个体家电回收服务 的综合回收网络(以上回收主体均应具有回收许可证), 以确保电子废弃物得到统一的回收。由于我国城市与乡 村的巨大差别,目前,此回收网络在我国实行具有很大 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 得格外迫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资源的 利用效率,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步祥等.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时策 困难,但它代表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方向,可以在我国大 [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10):13—20 2.Lindhclvist,T.,andR.Lifset.GettingtheGoalfight: 中城市试行。 同时,应不断加强生产者和回收者之间的密切配合。 EPR And Dfe[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1): 6 8,1998.11 我国的国内企业在没有具体立法约束的情况下,大多并 不关注废弃产品回收问题。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促进 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废弃产品回收,通过实施生 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才可以通过生 产厂商交由合法的回收处理企业完成,使电子废物回收 技术走向专业化、正规化道路,实现电子废物资源化。 3.4加强宣传,鼓励绿色消费 3.Lindhqvist 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Cleaner Production[D].1_and University,Sweden,Ph.D, Disaertation,50—55,2000 4.温素彬,薛恒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延伸生产者 责任制度[J].经济问题,2005,(2):11~14 5.OECD(Org/tnisatl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 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和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有极 大的关系。绿色消费就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商品。也就是说是利用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在市场上形成一个庞大的环保消费趋 势,来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以达 到保护环境、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当人们生活水准随着富裕程度的增加,?肖费需求由 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变转化,这 种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商品的多样化体现着社会经济发 展中出现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化。多样化发展意味着人的 价值观念演变。在购买物品时,一方面人们更注意对自 velopmen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A Guidance Manual for Governments【Mj,Paris:OECD,200I 6.Porter,M.,and C.LiMe,Towards aNewConeeptiOil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Lationship [J].Journal of Economies Perspectives 9(4):97一l18, 2004.8 7.滕吉艳,林逢春.电子废物立法及其实施效果国 际比较[J].环境保护,2004,(1):21~28 8.李艳萍.论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J].环境保 护,2005,(5):13一l8 9.Moritz Fleischmann,Integrating Closed—Loop Supply 身健康有益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将负担过度消 费引起的负效应。因此,市场不但要适应这种变化,同 时也有责任引导消费向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 衡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废弃物处理,要 全面考虑、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肖费,这是不可低 估的一支力量。 (上接第50页) Chains and Spare—Parts.Management at IBM【J J.Preiondl— eal/lssue—Article Journal November,101—112,2002.10 作者简介等。 王兆华,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战略管理 技术层次。 参考文献 1.5树立国际合作理念,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 所需的技术支持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刚刚起步,许多方面的工作 经验相当不足,如资产定价方面,尤其在不良资产营销 1.汪哲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困 难与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05(4):70—7l 2.农行玉林分行课题组.运用投资银行机制创新处 方面,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最大效率地处置不 良资产等仍然需要研究探索。而引入国际合作则可以大 置不良资产的几点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 (1):51—55 大缩短这一过程。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型投资银行是资产 处置方面的专家机构,如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集 团,在帮助韩国等其他国家进行资产处置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资产处置工作进程。此外还应加 强与国外专业处置机构的信息交流,吸收处置中的经验, 避免出错,少走弯路。可以考虑聘请外国专家加入我国 资产处置工作,也可以将我国资产处置的管理人员送到 国外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我国在处置不良资产上的 3.龚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途径论析[J]. 企业经济,2004,(8):157~158 4.廖文义.关于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若干 对策建议[J].南方经济,2003,(12):53—56 5.刘澄.庞继英.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选择 [J].海南金融,2004,(1):12—15 作者简介张树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计师。研 究方向:金融学。 一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