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总第240期)2019年12月20日华东公路EASTCHINAHIGHWAY
文献标识码:B
No.6(TotalNo.240)
December2019
文章编号:1001-7291(2019)06-0063-02
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公路线型设计方案研究骆凯瑞
(立弓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依托实际工程,介绍了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原则,即可行性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及车速可控性原则,对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两种具体的公路线型设计方案,并基于安全、技术、造价、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这两种线型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山区公路线型方案,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量及占地面积,保护生态系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山区公路;线型方案;工程选线;设计
11.1
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原则工程概况公路路线线型可行性原则
22.1
山区公路路线线型布置依据、方法及步骤山区公路线型设计依据
山区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山区公路线型设计会遇到施工与运营相关问题,因此,对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要坚持可行性原则。此外,在山区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对山区的水文、地质及安全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公路线型方案。1.2
公路路线线型景观协调性原则
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线型施工时,应该让公路的路线设计和景观布置相协调,且结合山区公路的地形地貌和周边植被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最佳线型设计方案。同时,要针对不同景观进行不同的线型方案设计,使得山区公路施工建设和自然环境想结合。1.3公路路线线型车速可控性原则
对山区公路线型设计还应该结合相关技术指标和标准进行专业指导,从而达到山区公路路线线型均衡、连续的良好效果。依据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指标,结合车速理念,及时对山区公路线型设计进行检验,保证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针对于山区公路的衔接路段,应该对衔接处的差距进行严格的控制,且应该对山区公路衔接处进行重点设计。
*
10-28收稿日期:2019-
山区公路选线既要满足相应公路建设的技术规范
指标,也要满足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山区公路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另外山区所处的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旅游开发规划、消防要求、区域协调部署等都是山区公路选线的主要依据。山区通常是山多谷深,河流湍急,河岸峭壁居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进行山区公路选线时要做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2.2
山区公路线型平面设计方法
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包含许多项工作,其中平面设计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也是公路线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中,最常用的平面设计方法为直线法和曲线法。选择设计方法时,要充分结合山区地形特点,当山区公路地势较缓、地形较简单时,可采用直线法进行路线设计;当山区公路施工环境较差,地形较复杂时,路线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形要素,采用曲线法进行路线设计;有些山区公路路线设计需要直线法和曲线法相结合,保证线型设计的协调性。2.3
山区公路线型设计基本步骤
——华东山区公路线型设计基本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全面布局,先确定山区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具体地形地貌,选出路线的起始点和中间的控制点,解决路线的总体走向问题;第二是逐段安排,公路设计人员通过实地勘测进行加密控制点,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逐段选出小控制点;三是详细定线,公、路设计人员结合实地勘测和设计图纸,将各小控制点间进行穿线插点,选出公路中线,最后确定每一线路中桩的具体位置。3工程实例3.1
工程概况
某山区公路路线全长26km,起点位于上山公路21km处,途经山区服务站、山区入口、护林站,路线终点紧接山区公路入口处,此处公路为二级公路。该项目山区公路与原上山公路形成环线,可为行驶车辆提供便捷的行驶通道,且可以缓解原上山路线的交通压力。所处山区有一条路基宽5m的林区小道,路况较差,车辆通行困难。该项目选择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建,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为8m,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2m,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3m,停车视距为60m,最大纵为8.3%。3.2
项目选线方案
该项目选择采用两种线型设计方案A、B。A方案在满足山区规划和森林消防的要求下,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上走廊带,在林区小道上直接进行展线,路线所经过得区域地面横坡较缓,覆盖了全部林区小道,有效减少了对林区的占用面积,建设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后期通过一些列措施能很快恢复原有自然环境,在保证正常行车的基础上避免了大规模的路基开挖,降低了对植被的破坏;B方案和A方案起点相同,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展线工作,路线所经过得区域地面横坡较陡,设计施工难度较大,路基路面填挖工程较多,占用林区面积较多,建设期对绿色植被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后期补救相对困难。3.3
线型设计方案优选
根据相关公路设计规范和实际工程条件,基于选线方案的安全方面、生态环境方面、造价方面及技术方面对A、B两种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相关指标
公路2019年第6期
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A、B两种选线方案相关指标对比
方案
最小圆最大平均停车路线总土石方占用土造价
曲线半径
纵坡
纵坡视距长(m)量(m3)地(亩
)(元)A30.14m/2处8%4.3%4010.17268.236万348.4210769万B35.25m/1处8%
4.222%
45
10.269110.73万475.6911357万
经过综合分析,山区公路A线方案相比B线方案占地面积少,充分利用旧路,所需土石方量更少,减少对地表、绿色植被的破坏,降低了水土的流失,能够更快的对破坏设施进行补救,且造价更低,工程量少,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4结语
山区公路线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土壤、水文等。山区公路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使得山区公路线型方案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在山公路选线的同时,也需要使公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本文依托实际工程,介绍了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原则,即可行性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及车速可控性原则,提出两种具体公路线型设计方案,且基于安全、技术、造价、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这两种线型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山区公路线型方案,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量及占地面积,保护生态系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正立.浅析高海拔山区越岭旅游公路的路线设计理念[J].工
程与建设,
2018,32(5):712-714.[2]陈茂松.山区旅游道路路线方案设计浅析[J].工程与建设,
2018,32(2):195-196+198.
[3]张纪宏.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的影响因素解析[J].黑龙江交
通科技,2019,42(2):44-45.
[4]丘少洋.山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建
材,2016,5:223+230.
[5]徐进,舒华,毛嘉川,罗庆,邹锋,邵毅明.山区复杂地形条件
下旅游公路安全性设计方法以及工程范例[J].公路,2015,6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