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游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时间始末考论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时间始末考论

来源:尔游网
2020年3月第35卷第3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NeiianormalUniversitjgNy

Mar.2020

Vol.35No.3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时间始末考论

李 慧 国

*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国画大师张大千率门人子侄西赴大漠敦煌临摹壁画,遂使世人得以窥见敦煌 摘 要:

壁画艺术之真容。关于这段敦煌临摹的经历,艺术界习惯用“面壁三载”来形容张大千一行之艰辛。然则,通。虽然前后耗时共计2年6个月,过对这段史实的梳理,便会发现张大千敦煌之行实际并不足“三载”但是张更加彰显了张大千敦煌之行伟大的时代价值。1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临摹出200多幅高质量的壁画作品,

关键词: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面壁三载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603.cnki.51-1621z.2020.03.007j

大千在敦煌和安西的时间加起来却只有1年7个月,实际临摹时间只有1在莫高窟的临摹时间还不足3个月,

()文章编号:1671-1785202003-0041-05

张大千并不是第一个远赴敦 在中国美术史上,

煌临摹壁画的画家,但却是第一个系统临摹敦煌壁画并且研究、传播敦煌壁画艺术的画家。也正是由于张大千在敦煌“面壁三年”的壮举,才使世人得以窥见敦煌壁画艺术之真容,并直接促成设,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掀起了现代“敦煌学”研究的热潮。

一、朝圣敦煌的缘起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张大千青年时期跟随曾熙和李瑞清两位恩师学习书法时,就时常听两位老师说起敦煌的藏经洞和被西方人掠走的古代写经。三十年代初,张大千与哥哥张善孖同住在苏州网师园,哥哥的故交好友叶恭绰也经常向张大千介绍敦煌莫高窟的文化瑰宝,并从友人藏品中介绍散落的敦煌文物及绢画给张大千见识,使青年张大千对敦煌壁画心生向往。叶恭绰曾力劝张大千重振人物画一脉,以改近三百年之颓废“人物画一脉,自吴道玄、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

[1]

”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多年以后张

“大千感念叶公回忆道:西去流沙,寝馈于莫高、榆林二窟者近三年,临摹魏、隋、唐、宋壁画,皆先生启之

[2]

”“也。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张大千化装逃出北平,

绕道入蜀,隐居青城山上清宫。期间与曾任“监察院”驻甘、青、宁等地“监察使”的友人马文彦和严敬斋相叙。二人均曾去过莫高窟,对张大千盛赞敦煌艺术的伟大,并鼓励其前往观赏钻研。后来张大千

“自己也曾回忆:谈起敦煌面壁的缘起,最先是听曾、李两位老师谈起敦煌的佛经、唐像等,不知道有壁画。抗战后回到四川,曾听到原在监察院任职的马文彦讲他到过敦煌,极力形容有多么伟大。我一生

[3]

”。好游览,知道这古迹,自然动信念,决束装往游。

其实,早在张大千之前已有画家西涉大漠到莫

高窟临摹壁画,最为著名的要数画家李丁陇。李丁,陇(原名李玉声)河南新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曾入上海美专学习,后在西安与妻子郑墨军创办伉俪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中华艺术专科学校,也称西。建国后先后任上海学院、安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商专和上海师范学院教授,享年1999年在上海去世,

收稿日期:2019-07-01

()四川省教育厅2张大千敦煌艺术考察史实研究” 基金项目: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ZDQ2017-07,李慧国(男,甘肃古浪人,河西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作者简介:1983—)

·42·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35卷

淞沪会战”时,李丁陇刚从上海95岁。1937年上海“美专毕业,决意北上投身抗日队伍。“一1938年冬,支由13位青年人组成的赴莫高窟探险队伍从西安数月后李丁陇与敦煌籍青年刘方抵达敦煌,只身一开敦煌返回西安,并于1敦煌939年冬在西安举办“,《石窟艺术展览”展出巨幅画作《极乐世界图》千乘。据王忠民先生《(《千骑图》李丁陇与敦煌壁画》敦参议会副议长)相伴而行,西赴敦煌。途中路过安西县城,大千一行参观榆林窟约四五日⑤。据莫高窟第3下边的残迹,是因为英23窟南壁一则铅笔题记“去了,嗳!你想多么可惜呀!三十年六月十六)推测张大千一行抵达莫高窟的确切时间应在1

距离动身出发已一月有余。1941年6月中上旬,(日⑥□□□、孙宗慰、范振绪到此记”见图□□□、

[4]91

”出发了,其中女性3人,李丁陇自任探险队长。

国的斯坦因来到此地,他用西法,将这一片好壁画粘

人在莫高窟临摹壁画八个月之久,后于1939年夏离

煌研究》的巨作《2极乐世界图000年第2期)一文考证,李丁陇本次展出》因尺幅巨大在西安无人能裱,带往成都装裱时经画店老板引荐与张大千结识。“叫店家到李丁陇住宿处请他张大千来到画店,看了李丁陇的画后连声叫绝,两人在一起攀谈了许,并久,对李丁陇的画大加赞赏,并且说:‘你为敦煌艺术做了一件大好事!’张大千从此便对敦煌的壁画十分

向往,终于”[4]93-94

由此可见1941年亲赴敦煌考察。

,张大千决意朝圣敦煌是与几位年轻

时的师友故交有着莫大的渊源。就影响张大千作出朝圣敦煌的抉择而言,曾、李二师是最早的介绍者,叶恭绰是后来的开启者,马文彦和严敬斋是重要的激发者,李丁陇是关键时刻的催化者。不惑之年的张大千与敦煌壁画临摹的先行者李丁陇在成都的相遇、相识才是张大千决心奔赴边陲大漠一探究竟的直接动因。

二、远赴敦煌的始末

都②,1拟赴敦煌940年10月①中旬,

张大千与赵望云相识于成发,计划北上取。道是月中旬广元、天,水张大千从成都坐汽车出、兰州去敦煌。“正欲动11月上旬,先生行至广元,刚参观完千佛崖石刻,身往甘肃麦积山,在旅馆忽接由重庆辗转发来之报丧电报。先生哀莫能己,痛失长兄,热泪长涕,遂仓

促返渝奔丧,中断了敦煌之行。”[5]128

这是张大千第

一次敦煌之行,因二哥张善孖病逝重庆,中途返回奔丧,未能成行。

宛君1、9次子张心智41年5月初③,由成都乘飞机抵达兰州准备经由,

张大千再次动身,携三夫人杨河西走廊前往敦煌。张大千一行抵达兰州数日后,与时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孙宗慰(徐悲鸿学生)会合,而后赴青海西宁塔尔寺参观④旋即经武威与著名书画家范振绪(。时任甘肃省临时

同月返回兰州,图1 孙宗慰、范振绪题记(张伟文摄)

初到敦煌,张大千主要的工作是为洞窟编号。编号及测绘记录工作持续到年底,历时5个多月共

编洞窟309号。10月5日(

农历八月十五)⑦

监察院长于右任来莫高窟参观,张大千呼吁政,国民府设立莫高窟专门管理机构,临别时大千让心智随车至兰州前往西宁塔尔寺邀请藏族喇嘛画师。编号工作持续到。12月初11月底方告结束,张大千整装前往西宁过冬路过榆林窟,临摹壁画窟主室甬道北壁上还有20余天。现今榆林窟第16大千题记:

“(辛巳十月见图2);第二2十5二窟西壁题记日⑧,蜀郡张:

“大辛巳十月二十四日千临写一周题记”,午后忽降大雪,时正临写净土变也”(见图3)。12月下旬,张大千离开榆林窟,行往武威。年底,先生离武威经永登、窑街赴青海西宁⑨1942年2月底,

张大千和孙宗慰赶到塔尔寺。

。5月底,

张大千父子及5位藏族画师,携新置办的大批画材从西宁出发重回敦煌,开始大规模的壁画临摹。8月,应先生召,夫人黄凝素携幼子心澄、夫人杨宛君、侄儿心德,门人肖建初以及故交谢稚柳赶来

敦煌协助临摹。,张大千偕谢稚柳率子侄门人赴西千佛洞考察三11月,门生刘力上来敦煌。12月底日,为其编号19窟。

第3期

李慧国: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时间始末考论

·43·

图2 张大千题记(采自《榆林窟》,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图3 张大千题记(孙志军摄)

指挥门人子侄忙于部分壁画摹品的收尾和对壁画临1943年3月底,

常书鸿来敦煌。4月下旬,先生摹品的装运工作。林窟。张大千一行在榆林窟又展开编号5月初,先生一行离莫高窟赴榆、临摹(见图

)一月有余窟。。此间水峡口石窟第,为榆林窟编号2“中华卅二年五月十二日1窟现存张心智墨书9窟,水峡口石窟编号题记二则6,蜀人张颖心智时别榆林纪念”(见图蜀郡张颖来此,时别榆林窟5)”“(中见图华行在榆林窟的停留时间当在1943年6)卅二年六月,5可知张大千一、州。6月中旬,

张大千一行离开榆林窟,6月份。

月底抵达兰张大千寓居兰州两月余,整理画作,筹备举办临摹壁画展览。“览》在兰州三青团大礼堂隆重开幕8月14日,《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西北日报》

曾头版头条刊载《介绍名画家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

展览启事》”[5]171

包租客车货车各一辆8月底展览结束,先生一行,离兰返川1。0月初,

广元,张大千一行参观千佛崖(见图10月中旬,车到7)

。抵达成都图4 张大千在榆林窟(罗寄梅摄)

图5 张心智题记(孙志军摄)

图6 张心智题记(孙志军摄)

图7 1943年秋张大千在广元千佛崖与友人合影

(采自广元千佛崖历史陈列馆)

时已是金秋时节的10月下旬了,就此结束了整个敦煌之行。

4·44·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35卷

表1 张大千敦煌之行及考察、临摹经历的主要时间列表于下:

时间1941年5月初

地点成都敦煌敦煌安西西宁敦煌安西兰州四川

事务动身飞往兰州到达莫高窟莫高窟考察、编号榆林窟临摹西宁过冬,塔尔寺考察

莫高窟临摹榆林窟临摹寓居兰州,筹办展览

返回成都

时长1月余6个月5个月1月余3个月1月

1941年6月至11月1942年1月至5月1941年12月

1941年6月中上旬

约20天11个月

1942年6月至1943年4月1943年5月初至6月中旬1943年6月底至10月初1943年10月初至下旬

张大千自1941年5月初出川至1943年10月末返回成都,前后共计2年6个月,并非3年之久。除去初到敦煌为莫高窟编号的半年,张大千7个月,

用于壁画临摹的时间只有1其中在莫高窟临3个月,所以,一直以来艺术界所流传和近现代美术史中所描述张大千远赴敦煌临摹“面壁三载”的说法是不合史实的,是一种夸张的、带有文学化的浪漫描述。

三、面壁敦煌的意义

张大千远赴敦煌,在莫高窟与榆林窟共摹得壁画的数量比较权威的切实数字见于《张大千九十纪(,二书所附的《年谱》都说是21993年)76幅。仅现今四川博物院所藏壁画摹本就有1台北故宫73幅,个月的时间里临摹得这么多数量的壁画作品,还有(念展书画集》和《梅云堂藏张大千画》19年)博物院现存68幅。张大千及其门人子侄在短短13大量线描样稿,实属不易。其中不乏宏幅巨制,如四川博物院所藏的《劳度叉斗圣变》宽3.长15米、0米,面积近3张大千一行在敦5平方米。可以想象,番对艺术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也展现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超凡的人格魅力。

张大千虽不是第一个远赴敦煌临摹壁画的画家,但张大千是第一个远赴敦煌,对敦煌石窟艺术展开系统的考察、研究、临摹、宣传乃至呼吁进行遗产保护的艺术家。“大千先生是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三人,也是中国人中以个人力量为莫高窟编号的

[]6

”,第一人。张氏编号的英文代号为“目前国际C”

位中国学者,他用初到敦煌的半年时间进行此项工。后因次年邀请故旧好友谢作,并辑成《莫高窟记》稚柳前来协助完成莫高窟遗存的全面整理工作,张大千全身心投入到壁画的临摹工作中,敦煌之行结、《束后,谢稚柳先后出版了《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莫高窟记》搁置起来,直到张大千去世后,台北故宫博物院才为其整理出版了约2张大千先生0万字的《(。此外,遗著莫高窟记》张大千还整理、记1985年)),考察笔记手稿(见图8这批手稿,成为现今敦煌学研究的珍贵考古资料。

录了榆林窟、水峡口石窟的遗存状况,留下了大量的,叙录》张大千遂将此国内最早的莫高窟考察笔记

其在莫高窟和榆林窟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也只有1年

)。摹1榆林窟先后两次临摹约计2个月(见表11个月,

煌的临摹工作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苦和努力。仅此

图8 张大千榆林窟考察笔记手稿(四川博物院藏)

正是因为张大千自发组织的艺术考察及其后在全国多地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览,才使得国人和对敦煌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设立和“敦煌学”研究热潮的掀起,张大千作为一位职业画家,居功至伟。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曾盛赞张大千:自敦煌宝藏发现以来,吾国人研究此历劫之仅存之国宝者,止局于文籍之考证,至艺术方面,则犹有待。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

敦煌学界仍将其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张大千是对莫高窟进行全面田野考察、整理、测绘、记录的第一

第3期

李慧国: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时间始末考论

·45·

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

[]7

”无论矣。

;第1落款344页)0年6月16日为农历五月廿二日,与敦煌文物研究所退休老工人李复的回忆张大千是1941(《年旧历五月间第一次来敦煌”张大千生平和艺术》1999如此推算,张大⑧辛巳年十月二十二日为公历12月10日,据孙宗慰回忆“主要为1942年阴历元宵节前赶到塔尔寺,。看塔尔寺庙会”

(据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序文。1996年版)参考文献:

[]包立民.张大千的艺术圈[中国文联出版社,1M].北京:[]张大千.叶遐庵先生书画选集序[//叶恭绰.叶遐庵2M]

1975:1.1999:80.

千于12月3日前已到榆林窟。年版,第9相符合。3页)

张大千敦煌此行不仅以大量临摹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灵魂精神之所在,向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艺术家群体指明了一条民族艺术复兴之路,还开启了现代“敦煌学”研究热潮。段文杰、史苇湘等一大批“敦煌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就是在张大千敦煌之行的人格魅力及临摹展览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召之下,不远万里齐聚大漠边陲,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心血付予了敦煌艺术的研究事业。

注释:

一①本文所涉及年月除引录题记内容及特别注明农历外,律为公历。

(张大千年谱》所载为1先生与关②据《1987年版)940年春,中名画家赵望云在成都结识,一见如故,顿成密友。

据《张大千年谱》所载。

③⑦⑨④

先生书画选集.台北: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谢家孝.张大千的世界[时报文化出版公司,3M].台北:[]王忠民.李丁陇与敦煌壁画[]:4J.敦煌研究,2000(2)[]李永翘.张大千年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5M].成都:[]魏学峰.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时代意义[]6J.敦煌[]陈寅恪.观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所感[//四川省美7M]

术协会.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特集.成都:西南印书局,1944.():研究,2006117.版社,1987.91-94.1983:125.

(《据张心智《张大千敦煌行》张大千生平和艺术》1999年版,第5一文所载。2-页)

张大千敦煌行》一文所载,心智因病,没能随同⑤据张心智《参观。

孙宗慰”前两处人名被人为铲除,据敦煌研究⑥此题记中“

院丁淑君考证“第3但所擦除的23窟题字虽非张大千书,(《文字中应有‘张大千’诸字”敦煌研究》2019年第5期,

TextualResearchintotheTimeWhenZHANGDaianq

CoiedDunhuanrescoespgF

(,H,,,)SchoolofFineArtsexiUniversitZhaneGansu734000,Chinaygy

LIHuiuog

tocofrescoesinDunhuan.Thisgavepeoleachancetohavealookattheartistictreasure.Theartcircleusuallescribedpygpyd

:,, AbstractInearlearsofthe1940sthemasterZHANGDaianledhisdiscilessonsandnehewstowesternChinayyqpp

’”,,theZHANGDaianshardexerience“facinallfor3years.Howeverthrouhsortinhehistorfthisperiodtheauqpgwggtyo-thorofthispaerhasfoundthatZHANGDaianhadnotstaedatDunhuanorthreeyears.Thouhhesent2yearsand6pqygfgp,monthsforhistravelthetimehestaedatDunhuanndAnxiwassummeduto1yearand7months.Thetimehesentforygapp

,coinasonl3months.AndthetimehesentatMoaoGrottowaslessthan1ear.Insuchshorttimehecoiedoverpygwy1pgyp’200paintinswithhihqualit.ThishasfullhownthegreatvalueofZHANGDaianstraveltoDunhuan.ggyysqg

:;;; KeordsZHANGDaianDunhuancorescoesfacinallfor3yearsqgpyfgwyw

(责任编辑:王长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