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游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戒除网瘾例谈——用真情与沟通唤回迷失的灵魂

学生戒除网瘾例谈——用真情与沟通唤回迷失的灵魂

来源:尔游网
破了以往单纯由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着力 ] 打造“四四互动”问题探究式课堂,其要求为: 疑为主轴、学为根本、练为主线,自主学习、 问题贯穿、师生互动。 “四四互动问题探究 式课堂”包含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出读书 (阅读)、发言(对话)、动笔(练习)、 思维(质疑)的四项规范;对教师的教学设 计提出环节清晰、内容充实、学法规律、艺 术巧构四项课堂标准要求。希望教师追求有 效、高效、艺术化教学境界。在课堂的“互 动”上,提出学生“主”动、教师“带”动、 师生“互”动,特别强调学生“生疑释疑、 动手实践、课堂全程,问题贯穿”。 用现在的知识去教要去适应未来的学生 使教育进入困窘的境地。信息时代,如何提 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会学生解题的同时 打开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的成长,我们永 不停滞。 我校师资培养以四大工程为抓手,即继 续教育工程、 “1369”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高级后教师引领工程、名师工程,通过这些 工程实施,让每一个教师都找到自己的发展 目标,提升教师团队素质。以教研组和备课 组为单位,发挥学科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中 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在 课改推行引导、示范方面的影响力。 德不孤、必有邻。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事 情就是把春天变成花朵,让花朵香满世界。 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幸运的就是让花朵在我 们手心成长。从仰望别人到让别人羡慕,追 求的不仅仅是华丽的褪变,更是做一个教育 人的责任担当。 过去决定了现在,但不能决定未来,从 来不敢陶醉在过去的成绩里,有的只是鞭策 和鼓舞,向着教育强国梦奋发前行。◇ (基金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 课题资助2016cqjwgz3024) 60 学生戒除网瘾例谈 ——用真情与沟通唤回迷失的灵魂 口文/重庆市实验中学校刘国禄秦方红马万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学生上网成瘾的现象日益 普遍,危害日益严重。怎样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是学校教 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 析,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联手形成教育合力,家校联手给 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与教育,用真情与沟通唤回这些迷失的 学生。 一 案例陈述 杨同学, 我校原高中某班学生,在初升高的指标到 校选拔考试中,该生以优异成绩被提前录取。该生阳光、 健康、上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同学眼中的好榜样。然而不幸的是,在高中开学之前的三 个月里,该生迷上了网游,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注意力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当父母强制其不准上网时, 该生会显露出强烈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学习动机减弱, 生活质量下降。从此,成绩一落干丈,高中入学摸底考试 中,杨同学已是班上倒数几名。开学后,班主任发现该生 时常早上迟到或第一节缺课,寝管教师反映说该生晚上时 常玩网游到凌晨三四点,科任教师反映说该生白天上课睡 觉,如果在课堂上叫醒他,该生很不耐烦,易冲动,甚至 出现了打骂老师的现象。 二、家校联手出奇招…一集体大“营救” (一)釜底抽薪断其学业,铁石心肠赶入社会 根据校规,该生会受到很严厉的纪律处分,但对一个 沉溺于网游的学生,由于对网游产生了是一种严重的精神 依赖症,学习动机已缺失,纪律处分已起不到好的惩戒教 育作用。同时该生正处于青春期,棍棒教育不是最佳的教 育方式,反而会使处在青春期的他叛逆心理和行为更加严 重。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家长和学校制定了“营救”方 案,果断“终止”杨同学的学业。事实上,该生父母与学 校达成协商,让他休学半年。在这半年里,做了两件事, 逼迫杨同学体验生活的不易,没文化的后果。 第一件事,既然该生没有学习兴趣,那就外出打工挣  {Z智库观察Il_ |钱,同时体验生活,磨练磨练。孩子的父母有个朋友 在开摩配厂,答应让杨同学以学徒工的待遇在此打工, 来意之后,小夏同学爽快的答应了。原来小夏同学 是从我校高中毕业的,算起来跟杨同学还是校友,然 后高中时也喜欢玩网游,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从 传奇》到 魔兽世界 ,再到 反恐精英》,从看 动漫到玩网游到立志报考网游设计专业,到现在正设 计的游戏,听得杨同学心血澎湃。有个声音在他的心 中呐喊: “我也要考大学,专攻网游设计专业”。正 是榜样示范敌千言! 实行周薪制,每天上班8小时,迟到一次扣10元, 旱退一次扣10元,上班玩手机一次扣1O元。由于学 徒工工资本来就低,加上违反一些厂里规定被扣钱, 和上下班的车费,第一周杨同学能挣到的钱几乎为零。 又累又严不挣钱,杨同学不愿继续去打工。但至少该 生初尝生活的艰辛,明白打工不易。 第二件事,由于打工受挫,杨同学不愿继续去打 工。父母与孩子协商好,打工的替代方案就是学做家 务,在家当男保姆。两天的实习实践后,杨同学就开 始走马上任担任起家中的男保姆,负责买菜做饭洗碗, 做清洁,洗自己的衣服。业余时间,杨同学可以玩手 机,但定出上网的时间,不得无上网,每天 上网时间不得超过3个小时,晚上l1:3O必须断网睡 觉。奖励方案是,如果杨同学某天花了一个小时来读 (三)浪子回头金不换。重新扬帆再起航 就这样,经过半年“改造”过的杨同学重新返校, 就读了我校高2018级,为了网游设计专业,奋力地 学了一段时间,每天按时到校,认真上课,勤学好问, 初中时的杨同学又回来啦!家长欣慰,学校欣慰。 然而,好事多磨。在半期考试中,杨同学理科考 得很不理想,文科相对要强得多。马上就要文理分班, 按照他的意愿,应该学理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总 是很骨感。经过多方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杨同学 最后还是选择了文科,但准备学动漫,父母很支持为 其报了美术培训班。班主任也很给力,由于美术培训 要花很多课余时间,班主任为杨同学安排了一个成绩 好的同学做他的同桌,现在的杨同学,阳光、健康、 书学习(父母审查学习材料和效果),第二天的清洁 父母帮他做;如果他花了两个小时来学习,第二天的 洗碗做清洁父母帮他做;如果他花了三个小时来学习, 第二天的买菜做饭洗碗、做清洁父母都帮他做。慢慢 地,该生父母发现,杨同学开始看书了,开始看一些 杂志,逐渐是小说,逐渐跟父母聊天的话题越来越多, 玩游戏的时间逐渐在减少。杨同学甚至提到了想回学 校读书。但父母没有马上同意,还差一把火。 上进,按时到校学习,按时参加美术培训,积极参加 班上的集体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都会看到他的“大 作”。现在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哎呀,网游没意思。 (二)心理按摩有门道,榜样示范敌千言 虽然杨同学的情况有好转,但有波动性,时好时 坏。网瘾是一种对网游的严重心理依赖,要戒掉不是 一三 反思与总结 家长和老师应该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既不能放任 孩子上网“开阔视野”,直到成瘾才引起重视,也不 能因担心网络危害而过分控制孩子上网,这会迫使他 蹴而就的,还得通过科学系统的心理辅导介入,使 杨同学的症状没有恶化。父母给他找了心理咨询师, 开始,杨同学非常不配合,但后来在他自己主观想戒 掉但又抵制不住诱惑的痛苦反复中,他抱着试一试的 心态与心理医生见了面,后来据他本人讲,感觉还好。 们走进社会上非法的网吧而事与愿违。这是预防网络 成瘾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好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旦学生有了网瘾,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联手形 杨同学当着家里的“高级保姆”,享受着心理按摩, 不经意间,时间巳来到暑假。由于其父母都是小学教 师,每年暑假都有不少他们教过现正在读大学或中学 的学生来看望老师。其中有位学生了解了杨同学的情 况后说: “杨老师,您的学生小夏大学就是学的网络 游戏设计专业,他或许跟杨同学能聊到一块,能帮上 同学的父母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八月份, 成教育合力,开展集体“大营救”, 给予孩子特殊 的关注,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 及时给予其必要的心理上的指导与教育。家长要用家 庭的温暖将孩子从网络中吸引出来,家校联手耐心地 用真情去唤回这些迷失的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 斯说: “教育就是~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 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潜心培 上了才旅游回来的小夏同学,在杨老师说明 育,静待花开!<>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